图片
自定内容
您好,欢迎来到金雍闳易学服务中心!
当前位置
文章正文
84、《周易》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世界周易学会广西分会:覃智华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7-01-13 16:39:46    文字:【】【】【
《周易》与以德治企---世界周易学会广西分会:张庆红
(来源:中国易经协会)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是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且存在于人们内心的善恶标准。而所谓企业道德则是在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渐积淀升华形成的,根据企业所承担的权利和义务,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以调整约束企业与社会、企业与职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称。企业道德是企业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企业道德规范会导致企业不同的经营行为。企业不但是一个经济实体和利益实体,而且还是一个社会组织,企业作为一个行为主体,无论是“经济人”角色,还是“社会人”角色,都需要平衡各种关系,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而良好的企业道德,能够增加企业的凝聚力,维护企业的信誉,使企业更好地参与竞争。同时,它的激励功能,是调动企业职工生产热情、劳动积极性的稳定的动力源,是企业重要的精神力量。 
   鉴于企业道德在调节企业内部员工行为规范的作用,企业除了按照法律、规章制度实行硬性的外在的管理以外,其特色之一就是实行内在的、软性的管理,即德治管理或者说以德治企。“德治”也就是依靠建立人们共同的价值观,依靠领导者自身品德、才能、情感等非正式力量以及企业中形成的普遍的道德观念,引导人们精神生活和道德修养的完善。在此基础上,实行人的行为的内化控制,使人们的行为自觉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 
   德治思想源远流长,“为政以德”是儒家管理哲学的基本信条,《周易》中多次提到“ 崇德向善”,“盛德大业”,“崇德广业”,强调德在管理中重要作用,要求管理者以德来建功立业,以德来进行教化和管理,这些道德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中实施以德治企具有重要启示。

一、《周易》的基本道德思想

   整个《周易》所建立的体系,本质上讲,就是一套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人生伦理道德哲学体系。《易传》从天地万物的根源以及人类社会的起源问题引发并论证了人类社会建立伦理道德秩序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把天、地、人“三才之道”作为天人合一的较高目标。《说卦》中讲的“三才”之道,把阴阳,刚柔,仁义并举,表明了天地自然之道与人道是一致的。人之德行与天地之德行相配的追求,也就是人当崇效天地之道,存存不己,达到德配天地的较高境界。《系辞》中说: 
   “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社位,而易 行乎其中失。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这是德配天地的较高表达。 
   为了达到这一崇高目标,《周易》要求人们不断地加强道德修养,提出君子要拥有“崇德”、“居德”、“顺德”,“自昭明德”、“果行育德”、“反身休德”、“贤德善俗”等德性。按照趋吉避凶的要求,它给人们提供了一系列的道德修养原则和行为准则,按这些准则行事,则吉,否则,则凶。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乾坤之德。此德主要表现为刚健中正,柔顺宽厚。《易经》靠前卦《乾》,代表了刚、动、进。乾道变化的特性在于“君子以自强不息”,即天道运行刚健有力,周而复始,永无止息。人应效法天道,具备生生不息、纯正无邪、刚健中正的美德,积极向上,朝气蓬勃,光明磊落;而柔顺宽厚的品德主要体现在《易经》第二卦《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特性之中。坤为顺、为静、为柔。有刚无柔,只健不顺,有动无静,只进无推,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君子之德性的要求的。人们应有坤之德,“显诸仁,藏诸用”,“含弘光大”,胸怀坦荡,宽厚善容。乾坤之德是相反相成的行为方式和道德品质,只有刚柔并济,进退有时,动静合宜,才能使人的修养达到更高的境界。 
2、仁与义。《周易》继承了儒家创始人孔子“仁者爱人”、“义以为上”的道德主张,提出了“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的道德命题。这一命题,是为了顺应宇宙万物的自然本性与运行规律,以建立阴阳刚柔为本的天地之道和仁义为纲的人伦规范。《易传》提出: 
“……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宽以居之,仁以行之”等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周易》所主张的仁义的内涵,即君子或有大才德之人应该能够爱人,和义,宽容,正直,依德行事,以德服人,这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 
3、谦虚谨慎。谦虚忍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易经》中专门设有《谦》卦,非常重视谦之美德。例如: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高度概括了福谦福盈的原则,揭示了“谦受益,满招损”的人生哲理。谦之美德,在当今时代仍应发扬光大。 
4、诚信和合。《周易》多次强调诚信的美德,除了专设《中孚》卦以说明信之重要性之外,中孚之德更是频频地出现于其它卦辞中。孚即诚信,是涉大川、创伟业、行有所得、和同于人及亨通顺天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周易》中的和合思想,除了人与自然、与社会相和之外,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和,即关系的和谐、顺畅。怎样达到人们之间的和合之境,前提之一就是“诚信”。

二、《周易》基本道德思想对现代企业以德治企的启示

   前面所说的《周易》这些道德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中实施以德治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启示。 
1、依靠教化。以德治企主要依靠教化的作用,即通过对被管理者的教化、影响,引导和规范他们的行为取向,使他们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观念,使管理者的目标、宗旨和价值观念内化为被管理者的宗旨和价值观念。这就需要管理者高素质的修养,以身作则。事实上,管理者的一言一行都具有示范性的意义,以身作则能够带动企业员工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在以德治企的过程中,管理者要充分发挥道德导向和教化的作用,通过教化,实现组织的和谐、团结和统一。 
2、共同的价值观念。儒家“为政以德”的价值观念,归根到底是通过管理者的言传身教,向被管理者灌输一套价值观念和人生信条,从而使被管理者自觉地遵循和贯彻这种与领导者一致的价值观念。企业的德治也是如此。教化引导的作用,使企业员工接受并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价值观念促使企业员工向着企业的共同目标一致地行动,这样会更有利于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因素,从而实现组织的高能运转。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于建立全体员工共同认可和接受的价值观。因此,以德治企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形成.
3、与法治相互补充。企业管理不可能单纯依靠法治或德治,二者互为补充,互为长短。法治具有很大的强制性,往往立竿见影,短期效果明显。而德治的力量是持久的、长期的。当企业管理中出现混乱,德治显得软弱无力,这就需要采取刚性的法治来进行管理。法治的威慑是外在的、短期的、消极的,而德治的教化是内在的,长期的,积极的。这就需要将两种管理方式相结合,不可偏废。孔子讲,“不教而诛,谓之虐”,在企业管理中,应教化在先,惩罚在后。 
4、遵循一般的道德原则。企业中的德治,不仅仅依靠管理者的以身作则,同时也要在企业中贯彻传统的道德品质。《周易》中所提倡的刚健进取、仁义、谦虚宽厚、谨慎戒惧、忠贞诚信、团结和谐、持之以恒,勤俭节约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以德治企中都是必要的。

三、《周易》对企业管理者提高自身基本道德修养的启示

   现代企业的管理者,除了具备一般的管理能力之外,还要求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这一方面是以德治企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企业发展的要求。现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人是企业的主体和管理的主体,都是富有情感的。因此,在人本管理中,无形中渗透着道德的、情感的因素。《周易》所倡导的道德行为准则,也是现代企业家所应遵循和具备的道德准则。对企业管理者的基本道德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优秀的企业管理者首要的是应具备仁爱之心,这是基本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要求。管理者有了仁爱之心,才会主动地去关心职工生活,给职工帮助和支持。有了仁爱之心,也才能正确处理义利关系。 
其次,管理者要有胸怀宽广,虚怀若谷。现代管理者往往掌握着比一般人先进的专业知识,但要防止高傲与浮夸。“君子以厚德载物”,给管理者的启示就是胸怀坦荡,柔顺宽容,有一个像大地一样包容一切的胸怀。只有胸怀坦荡,能够使管理者富有正义,才会谦虚谨慎,不会嫉贤妒能,有利于任人唯贤。 
   较后,管理者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管理者自身的表率作用犹如一面镜子,对企业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因为,在某些情况下,道德比法律更能深入人心。

 

自定内容
联系电话:0574-87287096   企业邮箱:2317435626@qq.com   公司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华楼巷19号(天一豪景A座)501室
版权所有 金雍闳易学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浙江七米
空白边框